close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很明顯的,今天要談的是巧克力
其實我不是個喜歡吃巧克力的人,應該這麼說--我是個怕甜的人
羊羹我只能吃一口、蜜大豆的極限是兩顆
一般的飲料至少要半糖,清心絕對只有微糖或無糖
但很奇怪的,在低潮或焦慮的時候我卻嗜甜
記得在拍畢業製作那陣子我隨身帶著一盒方糖
只要焦慮就含顆糖在嘴裡,享受一下短暫的幸福
因此我想起了巧克力(什麼邏輯)

其實我對巧克力並沒有特別喜好。

小時候,每逢過節總是會有人送禮盒到家裡
有蛋捲、有義美夾心酥、有高崗屋海苔
有時候會有巧克力禮盒
我不記得巧克力禮盒裡大概有什麼
但我知道會有一片Meij的巧克力磚  (就是會ㄎ一聲的那種)
這或許是我對巧克力的第一印象

等到上國小了,每個月都會有一次慶生會
那個月的壽星會帶小點心到班上發給同學
在那個大家都帶乖乖桶的年代
我媽總是會豪氣的買好多盒77乳加巧克力
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是跟兩顆乖乖軟糖那種貨色比起來
一條五元的七七乳加巧克力可是如同沙漠裡的甘霖

年歲漸長,開始懂得去百貨公司買些gay掰的日系巧克力
mary's那種的  但其實只是貪圖鐵盒子很漂亮罷了
真正吃到好的巧克力我也忘了是何時
只記得有一陣子家裡常常出現一盒一盒的GODIVA跟Lindt
有時還會出現包餡兒版的GODIVA
這時我才知道原來巧克力可以做得不膩口
即便包餡GODIVA還是不時甜得我嘰嘰叫
(正所謂男人不會叫、女人會跑掉)

之後不知道為何家裡又出現了一盒Valrhona....
雖然一樣甜吱吱,但終究還是要被吃光
後來朋友家裡有一盒Neuhaus的巧克力
因為他比我更不愛吃甜食
所以每次到他家總是檢查一下巧克力,在的話就吃一顆....
也這樣吃掉了大半盒

不過零零總總吃過那麼多巧克力
有三次的經驗真的非常令我驚豔
第一次是在北京,跟小洛到后海的胡同裡亂鑽
偶然發現有間比利時手工巧克力
雖然是秤重賣  不過價格還算合理
接近零度的冬天,吃上一顆甜甜的巧克力真是再幸福不過

第二次是在Cheesecake Factory點的巧克力慕司cheesecake
聽起來就很胖,是我趁朋友去上廁所的時候偷偷點的
紮實的蛋糕體  外面淋上valrhona去融的苦甜巧克力
連旁邊的whiped cream都被我們舔得乾乾淨淨(希望是low fat)

第三次是朋友帶來的巧克力
去舊金山的人都會去漁人碼頭
然後也會參觀那邊著名的Ghirardelli巧克力工廠
回家的時候也會順便帶個幾包
Ghirardelli根本就已經跟舊金山劃上等號一般
但是,沒想到有比Ghirardelli更好吃的巧克力
那就是在離舊金山不遠的Berkely所製造的Scharffen Berger
Scharffen Berger不是個老牌子
但是自己研磨可可豆當作材料,並且勇於使用高檔貨
很快地就為他們豎立良好的名聲
為了讓顧客吃到最單純且高品質的巧克力
Scharffen Berger可不便宜  一口大小的純巧克力就要花掉一美金
不過值得!

寫到這裡發現冰箱裡面還有幾塊Scharffen Berger
因此打算停筆  科科
希望大家都有機會可以吃到心目中的好巧克力喔(爛結尾)



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tusla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